【战略知识库】中美关系战略认知互动框架
点关注不迷路,加星标★更好找
Follow & Favourite
☆
前言
2024年将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转折之年。4月2日,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的通话中明确释放了中国始终积极寻求“止跌企稳”的信号。4月4日下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抵达广州,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4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习近平指出,“战略认知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的‘第一粒纽扣’。”因此,我们建立了中美关系战略认知互动框架【战略知识库】,为您盘点近期中美关系动态,抓住中美关系战略认知。
本系列持续更新中……
01
当今的中美关系,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不仅关系两国人民福祉,更攸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
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这次会晤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了双边关系止跌回稳,为之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将有利于推动两国关系逐步重回健康稳定的正轨。
2023年6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此次访华是中美关系“破冰”路上的一大步,随着此次访华,中美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了,这也为双方未来会晤创造了条件。
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在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同意推动和加强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本次会晤后双方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等领域达成多项共识,为实现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2024年4月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要点+笔记】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 |
4月4日下午,耶伦抵达广州,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此次再度访华,耶伦重申,美方无意对华“脱钩”。以下是耶伦于2023年7月访华的重要信息: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关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即将访华的几点思考 耶伦结束访华,重申不脱钩!未来风往哪边吹? “脱钩断链”没有赢家,耶伦访华带来积极信号 |
以下是近期中美关系关键节点,点击标题蓝字可以跳转原文链接。
2024年4月7日
李强会见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一、产能问题
美财长耶伦去年底不止一次提到对中国产能过剩担心,提醒“中国体量太大,无法仅通过出口来实现增长,而且其经济政策选择产生着深远影响。”
本次会见时,李强也指出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
二、企稳态势
李强表示,在两国元首战略指引下,当前中美关系出现企稳态势。
三、中美经贸合作的要求
不把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
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
2024年4月2日
一、两国元首首先回顾了去年中美双方在旧金山的会晤
二、习近平首次强调了战略认知问题的重要性
三、中美关系坚持的三大原则
原则1:一是以和为贵,
坚守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不断提升对中美关系的正面预期。
原则2:二是以稳为重,
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保持中美关系总体稳定。
原则3:三是以信为本,
用行动兑现各自承诺,将“旧金山愿景”转为“实景”。
四、中美关系的四个要求
要求1:以相互尊重的方式加强对话,
要求2:以慎重的态度管控分歧,
要求3:以互惠的精神推进合作,
要求4:以负责的担当加强国际协调。
五、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六、耶伦财长、布林肯国务卿近期访华
七、两国元首认为,这次通话是坦诚、建设性的
2024年3月27日
习近平指出,我多次讲过,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特别强调了“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
习近平在会谈中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他还引用了春秋时期《国语》中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段话来阐释中美关系应如何发展,意为“好像登山一样,学坏像山崩一样。比喻学好难,学坏容易。”中美关系先前下滑很快,但要恢复就需要很长的路。
习近平强调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驳斥了“中国崩溃论”和“中国见顶论”
五、当前形势下,中美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习近平指出:
不管是经贸、农业等传统领域, 还是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六、“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
美方代表表示,
美中经济关系紧密依存,两国唯有和平共处,才能实现各自发展繁荣。“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
2023年11月15日
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政府间交流:确认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此举将人工智能问题摆在与环境、军事、经济问题的同一高度中,来应对当前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美双方针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方重视美方在巴厘岛会晤中作出的积极表态,美方也重申巴厘岛五项承诺,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 共筑中美关系五根支柱:中方将围绕中美关系五根支柱,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促进人文交流。 共同应对气候危机:双方强调了在中美关系中共同努力加快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
2023年10月25日
习近平会见美国
加州州长纽森
一、“珍惜”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指出:“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成果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作为两个世界大国,中美能否确立正确相处之道,攸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
二、“汇聚”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指出,发展好中美关系,需要汇聚各方力量。
三、“潜力”要让活力源源不断,就要让潜力充分释放。会见中,习近平主席表示,中美在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完全可以加强这方面合作,将其打造成中美关系发展新亮点。
2023年10月9日
习近平会见美国
国会参议院
多数党领袖舒默一行
中方始终认为,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
二、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五千多年,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合作交流的和平理念。
三、美方不寻求同中国发生冲突,不希望同中国脱钩
愿同中方本着开放坦诚、相互尊重的精神加强对话沟通,负责任地管控两国关系,推动美中关系稳定发展。
2023年9月16—17日
王毅在马耳他
同沙利文
举行多轮会晤
双方同意,继续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保持双方高层交往,举行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海洋事务磋商、外交政策磋商。双方探讨了进一步支持和便利两国人员往来措施等。
双方还讨论了亚太地区局势、乌克兰、朝鲜半岛等国际和地区问题。
2023年8月27日
王文涛重点就美国对华301关税、半导体政策、双向投资限制、歧视性补贴、制裁中国企业等表达严正关切。同时,两位部长都认识到,中美在经贸领域开展开放和富有成效对话的重要性,宣布在中美两国商务部之间建立新的沟通渠道。
2023年7月19日
习近平会见美国
前国务卿基辛格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美两国又一次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需要双方再一次作出选择。
展望未来,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关键是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项原则。在此基础上,中方愿同美方探讨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稳步向前,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也将造福世界。
2023年7月16日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
特使约翰•克里访华
气候合作是当今中美关系中最容易展开、也最容易见到合作成果的一个领域。驱动克里来华的因素之一是,通过与中国开展气候合作,打开双边外交接触的新局面。
2023年7月6日
耶伦再次重申,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无意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愿同中方加强沟通,避免因分歧导致误解,希望在稳定宏观经济、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加强合作,寻求美中经济互利双赢。
耶伦还专门提到,中美之间的合作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尽管中美两国双边关系紧张,但气候变化仍是华盛顿希望维持对华合作的关键领域。
从其表态来看,耶伦访华释放的信号是希望维持稳定的中美关系,希望在经贸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继续维持两国之间的合作。当然,也须清醒地认识到,耶伦的表态都服务于美国的对华战略和战略利益。
2023年6月19日
一、巴厘岛共识
当前中美两国元首最近一次会面的巴厘岛会晤达成了系列共识,这本应成为未来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指导思想。但半年多来,巴厘岛共识进展缓慢,未来两国关系走向何方,关键要看两国尤其是美国如何落实共识到行动上来。
二、时代变了
习近平强调,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
中美关系最大的阻碍在于中国的快速崛起引发了美国的不适应。世界发展了,时代变了,美国应该适应自己和别国的变化,不应该因此而阻碍别国发展,同时也影响自身利益。
四、宽广的地球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样,都是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民,都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两国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应该得到重视,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都是机遇而非威胁。
五、大国竞争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
习近平指出,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
美国自我洗脑的“修昔底德陷阱”和“零和博弈思维”是美国处理对外问题的重大谬误。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当前“变了”的时代潮流不符,看似一定程度的解决自身问题,其实知识矛盾转移的障眼法,解决不了自身的根本问题。
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尊重美国的利益,不会去挑战和取代美国。
同样,美国也要尊重中国,不要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
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对方,更不能剥夺对方正当发展权利。
2023年6月16日
习近平会见
比尔·盖茨
习近平强调,中国致力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决不走国强必霸的老路,而是同其他国家一道实现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方愿同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科技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并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抗击疫情、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
中方愿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继续加强相关领域合作,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2022年11月14日
中美元首巴厘岛
会晤
同意双方外交团队保持战略沟通,开展经常性磋商。 同意两国财金团队就宏观经济政策、经贸等问题开展对话协调。 同意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 双方就开展两国公共卫生、农业和粮食安全对话合作达成一致。 同意用好中美联合工作组,推动解决更多具体问题。 同意中美人文交流十分重要,鼓励扩大两国各领域人员交往。
巴厘岛共识不仅为中美两国的关系发展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战略方向,也强调了双方在维护全球和平稳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标志着两国在探索正确相处之道上的重要进展。
02
2024年中美关系积极寻求止跌企稳
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的“第一粒纽扣”
2024年4月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习近平特别强调:战略认知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的“第一粒纽扣”。中美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国领导人的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只有双方都能够正确认知彼此的战略意图和利益关切,才能够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美关系三大原则
习近平在通话中指出今年的中美关系要坚持三条大的原则。
原则1:一是以和为贵,
坚守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不断提升对中美关系的正面预期。
原则2:二是以稳为重,
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保持中美关系总体稳定。
原则3:三是以信为本,
用行动兑现各自承诺,将“旧金山愿景”转为“实景”。
一条红线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关系到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利益和全球格局的稳定。美方表示不支持“台独”,并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202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相关解读链接:【要点+笔记】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释放大量积极信号)
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
习近平特别强调了“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
中美经贸关系的五点要求
坚持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平等协商, 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办事, 扩大和深化经贸互利合作, 尊重彼此的发展权利, 追求中美共赢和世界共赢。
一个共识,多项成果:一个共识:中美关系应该稳下来、好起来。多项成果:过去几个月,双方团队围绕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达成的共识,在政治外交、经贸财金、执法禁毒、气候变化、人文交流等各领域保持沟通,取得了进展。
03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相关解读链接:中美战略缓和?一文纵览,旧金山元首会晤关键信息)
在持续4个小时的会晤中,两国元首进一步探讨了中美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进一步明确了中美共同肩负的大国责任,形成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为实现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此次会晤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
2.在中美会晤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美关系五根支柱”希望同美国推进互利合作,共同促进人文交流;在会晤结束后美国随即宣布解除对中国公安部鉴定中心制裁,为更好的开展中美联合禁毒的行动;
3.习近平总书记本次赴美出席了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他强调,人民是发展中美关系的主体,中国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次会晤在人工智能、禁毒、环境治理等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新起点,也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里程碑式的会晤,对于稳定中美关系、促进两国共同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我们的新书《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已经出版。想了解更多信息或希望购买书籍的读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END——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知识库详细内容 ↓
农业强国
人工智能+联合国人工智能国际治理
欧盟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立法
人工智能全球发展战略框架
美国数据治理规则
刘典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宏观研究项目主任《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总编辑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数字货币、网络与数据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个人专著包括《非常法史》、《法眼看民国》、《政策沟通:国际合作引擎》;参与编著《“一带一路”大百科》《读懂“一带一路”》《破解中国经济十大难题》、《中国改革大趋势》等。
在《中国金融》、《文化纵横》、《人民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十多篇研究论文,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等数十家权威纸媒发表近百篇评论文章。